干就有,不干就没有

干就有,不干就没有

——苍梧县木双镇以西中村为示范点践行“干”字精神推进乡村振兴走笔

梧州日报记者 祝琳 通讯员 王超然E8q梧州南站

初秋时节,沿东安江溯江而上,一湾碧绿贯穿苍梧县木双镇镇区,两岸青山绵延、村落掩映,砂糖橘、蔬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一幅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田园秋色图尽收眼底。从山贝渡口隔江眺望,三面环水的西中村山贝自然村背靠青山,碧绿的东安江如玉带般环绕村庄,隆起的山丘与宽广的田野自然结合,形如一只肥大的贝壳,山贝村因此而得名。E8q梧州南站

乘船横渡东安江,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山贝自然村口的“干”字雕塑造型,雕塑基座“撸起袖子加油干”七个大字,凝聚了山贝村“实干兴村”的精神内核,也诠释着山贝人艰苦创业、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行动真谛。“干就有,不干就没有”的实干精神,已成为山贝村乃至木双镇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E8q梧州南站

E8q梧州南站

乘船横渡东安江,从山贝村村头渡口上岸就是“干”字文化小广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字雕塑造型,雕塑基座“撸起袖子加油干”七个大字,诠释着山贝人艰苦创业、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行动真谛。 记者 何鎏 摄E8q梧州南站

一天比一天漂亮E8q梧州南站

山贝自然村约有300年历史,现有村民400多人,村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勤劳的山贝人通过世代努力、接续奋斗,不断赋予“干”字新的时代内涵。E8q梧州南站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西中村西中水电站(原共青水电站)建设期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等领导同志曾亲临水电站建设现场,对建设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畏艰苦、勇斗困难、勤恳实干、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干”字精神的历史脉络从此根植西中村山贝村,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和延续。E8q梧州南站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山贝人进一步提炼升华实干精神的内涵,通过苦干、实干、巧干,致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2017年,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指导引领下,山贝村成立乡村建设理事会,由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共同开展村基础设施建设,干群合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地通过整合库区移民、一事一议、生态乡村建设等资源及群众筹资形式,筹集资金七十多万元,共硬化道路2994米,安装太阳能电灯40盏,并建成小广场、升旗台、综合宣传栏、荷花塘、垃圾分类处理站等一批基础设施。由过去没有一寸水泥路,到现在水泥路通达全村各户,山贝村实现了华丽嬗变。E8q梧州南站

“‘干’字把村民团结起来,村民们有了凝聚力、向心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是镇里、村里的事,大家都很踊跃参加。”西中村村委会主任倪锦敏表示。E8q梧州南站

如今,行走在山贝村,“干”字文化广场四周鸟语花香,休闲观光便道、观景台加快建设,农户房前屋后经过改造增种了观赏花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变化很大,白天视野开阔,晚上灯火通明,一天比一天漂亮了!”山贝村70多岁的老党员容惠新有感而发。E8q梧州南站

把群众最期盼的事办好办实E8q梧州南站

8月21日,记者见到木双镇党委书记梁天生时,他正在梳理分析前一天晚上进村入户收集到的群众有关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有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多走访调研,听听群众意见,对我们做好工作有很大帮助。”梁天生说。E8q梧州南站

以前,木双镇镇区没有一座跨江桥梁,东安江两岸的老百姓往来只能依靠几只小型渡船,出行极为不便,建设东安江跨江桥梁是当时全镇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需求。经过多方努力,木双镇争取到项目资金280多万元,并发动群众募捐40多万元,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跨江桥梁。今年上半年,位于木双镇西中村东古组的便民桥项目正式建成通车,东安江木双镇河段无桥的历史彻底结束,两岸村民出行、物资往来架起了便捷通道。E8q梧州南站

“党员干部要实干担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想方设法解决群众需求,把群众最期盼的事办好办实。同时,发挥群众主体意识,放手发动群众参与到镇、村各项工作,把人的力量发挥出来,让大家想干事、干成事。”梁天生直言。E8q梧州南站

今年,木双镇谋划通过盘活、利用友谊村撂荒耕地,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当地以各村村民合作社为土地流转主体,将撂荒闲置的耕地流转过来,建立木双镇撂荒耕地流转复耕示范基地、木双镇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基地、木双镇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等,由友谊村村民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目前,友谊村车田垌已初步建立起15亩示范性蔬菜种植基地,率先种植茄子、菜心等投入小、见效快、市场需求量大的常规蔬菜,下半年有望产值达到15万元左右。E8q梧州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