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造就的牛杂老店,将时间煮成了美味,你吃过吗?
每个梧州人的美食记忆里都有一碗牛杂,而在步埠路一带活动的吃货,美食记忆里一定有龙记牛杂店。
“龙记”牛杂
龙记牛杂店的创始人叫阿龙,说起为什么卖牛杂,那也是一段缘分。
四十年前,阿龙还是卖蔬果的摊贩,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很会做牛杂的老师傅,阿龙便向他拜师学艺。牛杂该如何处理,酱汁要如何调配,阿龙都学得很仔细。
“龙记”牛杂
大概1992年的时候,阿龙决定改行,推着车卖起了牛杂。他在原二职中门口、旧一中门口、三云酒家旁都摆过档,经历了数不清的起早摸黑,风吹日晒。由于阿龙做的牛杂确实味道不错,加上那一带人气旺,生意渐渐红火起来。2002年前后,阿龙在步埠小食街找了一个铺位入室经营,这就是龙记牛杂总店。
2006年,龙记牛杂分店在步埠路坡顶开业,老板是阿龙的侄子小余,小余继承了叔叔做牛杂的手艺。龙记牛杂分店白天一般是小余的妻子在忙活,晚上则是小余招呼来吃宵夜的夜猫子们,夫妻俩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充实。
小余的妻子(左)在龙记牛杂分店忙活。
有人说,在人生路上拼搏了一些年岁的人,似乎更懂得品味牛杂的味道,因为人生就和这味道很像。
一锅热腾腾的猪骨汤里,各种食材在汤里翻滚直至煮熟,被食客看似随意地挑选,或装在碗里,或戳在竹签上,再淋上不同口味的酱汁,如同比比皆是的日常琐事、历历在目的咸甜酸辣。吃着吃着,你会渐渐发现,人生的味道就是一个字——杂。五味杂陈、历久弥香,那都是时间煮成的味道。
龙记牛杂分店里,四种酱汁任君选择。
“龙记”牛杂
食客“鱼鱼”:我记忆中龙记做了很久,总店和分店只相距一个车站的距离。他们家的鱼蛋入味弹牙,牛肠绵软易嚼。
牛肠和鱼蛋
食客“喵大哥”:忙了一天以后,夜晚我会约上好友,来这里吃碗牛杂,感觉再舒服不过了。我最喜欢吃牛驼峰,细细咀嚼会有奶香味,唇齿留香,但牛驼峰比较抢手,不是每次来都会吃得到。
食客“高山大魔王”:这是开了挺久的一间老字号牛杂店了。老板自己调的麻辣汁很香,其他倒是和别的牛杂店差不多,唯一有点失望的就是酱汁总是告罄,希望老板及时添加。
总店:步埠路原二职中对面步埠小食街
分店:步埠路69号(步埠路坡顶)
营业时间:早上10时半至次日凌晨3时
芋圆是一道著名的小吃,属于福建和台湾地区的传统甜点,Q弹的口感,呆萌的样子,和椰汁、水果都很搭,是夏天必尝的甜品之一哦,其实做法很不难,今天让芋果汇的小姐姐教你怎么做吧!快戳视频:原料:芋头、番薯、南瓜、木薯淀粉、椰汁、...
许多梧州人都会说:自己的早上是从一碗河粉开始的。在这个安静闲适的城市里,一家好的河粉店一个早上就可以卖600斤河粉,是梧州人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一碗河粉从下锅到配好菜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
世事无常,10年前开着音像店的陈师傅永远不会想到,如今的他,居然靠着一碗牛杂+糖水的组合,称雄了大塘菜市牛杂界,换种方式,在命运中站稳了脚跟。他的牛杂店叫“泉记”牛杂,但许多梧州人更喜欢简单直白的叫“大塘牛杂”。对于...
大道若简,由简入繁,中国人的哲理从来都不是一纸空话,是华夏先人对世间万物规律的总结。就如一束白光经过棱镜的折射,便能显出七彩;一碗简单的白汤,内里浓缩了多种食材的精华,看似平淡,实则惊艳无比。晚上7点多,一对饿狠了的小...
中午时分,一位身着黑皮衣,黑色紧身裤,手拿黑色包包,留着一头顺滑的黑色长发的窈窕女子在蝶山二路鸡爪山路口面色焦急,几次想冲进一家牛杂店,都被店主婉声而拒:“不好意思,汤还没煮开,请待会再来。”这样熟悉的内容和语气,是否似...